随着联想方正纷纷放弃和微软合作,微软中国的营业额必然大幅下挫。就拿联想的面向乡镇用户的电脑新品来说,他们预计今年将卖出100万台,按照一台电脑上的视窗软件500元人民币计算,微软仅此就将损失5亿元销售额。
微软能牛多久?
微软的确很牛,开发了可视化的操作系统,让用户能够更方便快捷的操作使用,这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垄断也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的垄断,但是这种牛气你能牛多久。使用计算机的用户对微软似乎有太多的崇敬之意,因为计算机带来了太多的方便,纵观各个企业和公司,有谁不在使用电脑,又有谁的电脑中没有使用微软的操作系统。因此,比尔.盖茨认为自己很牛,不管我商品的价格多贵,你终究要买,你终究要使用。
微软牛的同时,似乎忘记了至少三个问题。
第一:伙伴合作。
市场是个充分竞争的市场,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高科技产品是层出不穷,变化不断,可能今天的产品明天就变成了淘汰品。拿芯片来说,AMD的崛起,为国内电脑厂商提供了选择的机会,不少电脑厂商开始大规模和AMD合作,而老牌英特尔目前则是大做品牌,与各个企业厂商之间保持着亲密的联系。而微软却很牛,在亚洲其他国家可以推出低价操作系统,以满足当地市场的需要,在中国却不愿意降低价格。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新的产品能够代替微软的产品,那么供应商还是否会继续保持和你的紧密合作?厂家的品牌信誉您又如何去做?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有产品也一定会有产品来替代微软的操作系统,不知道到时候的微软能够和谁合作。
第二:文化。
微软的产品从windows95到windows98再到现在的windowsXP,似乎除了美观外,并没有给中国的普通用户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拓展。中国的国情,中国的文化,不知道微软研究了多少,透彻了解了多少。产品最终要适应消费者的需求,而在计算机领域却是消费者去适应产品。这种商品中异样的过程,不知道能持续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