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有所为有所不为

   2023-09-13 互联网2300


  当初如果不是叙利亚的经销商软磨硬泡,奇瑞不仅不会出口轿车,而且也不会发现这是座国内合资企业没有涉足的金矿。

  在海外市场无意识地挖到了第一桶金后,奇瑞开拓海外市场的步伐逐步加快。2003年8月,奇瑞与伊朗进行第一个CKD合作项目,同年出口1200多辆,成为中国轿车出口量最大的轿车厂家。

  2004年11月,奇瑞全面授权马来西亚Alado公司组装、销售和进口代理奇瑞牌轿车,并于12月与美国VisionaryVehicles(梦幻汽车公司)签约,计划2007年向美国批量出口奇瑞轿车。2004年奇瑞完成出口8000辆,2005年完成出口轿车18000余辆。

  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开拓海外市场方面,奇瑞自身有比较清醒的认识,选择了有所为有所不为,所谓有所为就是先进军第三世界国家,有所不为是暂缓进军欧美市场。

  2004年9月奇瑞的海外战略开始加速,奇瑞国际部升级为奇瑞国际公司。当年,奇瑞汽车出口量达到8000辆,许多海外经销商慕名来奇瑞进行销售谈判,奇瑞的国际业务进入了飞跃期。

  目前,奇瑞国际公司将全球的业务分为五大块:亚太区、东盟区、欧洲区、中南美洲区和非洲区。在奇瑞国际公司的网站上,各大区的销售网络已经初步形成规模:中东有近15个经销商、东欧有近11个经销商、亚太地区有近6个经销商、非洲6个,起步不久的中南美洲经销商相对较少。

  为了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和激励机制,奇瑞在每一个国家或地区仅设有一家经销商,而非总代理。像中美洲一些国家的经销商,他们都有相应的销售指标,如果没有达到,而奇瑞又发现了新的有实力的经销商,未达标的前任就会被取消资格。据了解,奇瑞对经销商的要求是,在当地销售汽车的同时,他们还负有收集当地市场信息和推广奇瑞品牌的任务。

  眼下奇瑞QQ正替代日本的经济型家用轿车,在中东国家受到热烈的追捧。而与之相映成趣的是,奇瑞对欧美市场则采取暂不进入的措施,奇瑞的谨慎源于当年现代、丰田在进军国外市场时犯下的错误。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