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似乎是一群逃生者的争先恐后。但我们永远要记住的是:从泰坦尼克生还下来的人们最怀念和敬仰的仍然是紧急中舍生忘死的英雄。
在任何个体身上总会集中两种属性:生命属性、社会属性;生命属性是前提,社会属性提供意义!理想的本质就是突破现实以高贵的精神通过意义延伸有限的生命,在这个基础上看,人类理想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也不会发生改变。只是凭个体力量去应付变化、压力,并不放过享乐诱惑时,精神追求总体上变得隐性、复杂和深刻了,同时也必造就一大批迷失者。但这决非是时代的必然悲观结果,人类主流终将回归,道义不灭。
(三)企业管理的几个挑战
时代的变迁的确给企业管理带来挑战,前述的老总们的困惑正说明了这一点。这些挑战总括起来有四个方面:
1.社会共享文化的压力:人类总有一些弱点,这些弱点有时表现为急于(思考之前)寻求社群共识以缓解内心压力,或通过率先指出他人的不义以换取自己后行不义的理由。这极其容易在社群中蔓延逻辑混乱的、无原则的、非正确的思想。人类许多情况下对“多数原则”的崇拜,同时导致纠正集体错误十分具有挑战性。
我已经深切感受到过一些企业中存在的思想毒素,组织中毒极深。一家外贸企业,几乎所有员工认为做具体业务才是正事,从事支持职能是无能的表现。并且有潜台词,拥有了业务经验和客户关系将来到哪里都可以吃饭。于是大家对业务谈判、出差、组织货源兴致很高,对组织变革、素质训练相对明显兴趣低落。这里人们觉得拥有资源在手比拥有更专业的职能技术更安全和可靠,因为前者可以自立,后者仍然依赖他人。这在商业相对发达的上海显然不攻自破,因为创业风险与靠积累专业能力谋职并不一定优越。
事实上在其他地区,这些思想也是不牢靠的。关键是领导者如何理解思潮背后的需求层次驱动,并采取坚定有力的行动加以指引。领导者绝对不能低估了他本人言行一致的理念坚持所产生的力量。领导者力量缺乏的主因来自:理念不够坚定、言行明显不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