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施崇棠终于离开宏碁,开始担任华硕董事长兼总经理,42岁的他开始了新的创业。
“施崇棠的技术水平在宏碁内没人可比”,就连施振堂也相当赞许施崇棠的技术实力。入主华硕之后,施崇棠开始发挥它的技术和销售专长,三年就将华硕的主板产量做到了全球第一的位置,还把当时世界第一主板厂商Micronics打得落花流水。此间华硕的销售业绩增长了12倍,利润率高达20%以上。
1996年,华硕开始向别的领域扩张,不到三年,华硕分别涉足笔记本、多媒体和服务器等领域。华硕电脑此前公布的2004年上半年财务报告显示:该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新台币1063亿元,上半年税后利润为新台币73.4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0%;而在2003年,华硕全年的营业收入还仅为500亿元人民币。在华硕的传统强项主板方面,华硕上半年已完成1850万片主板出货量,预估第三季度主板出货仍可达1100万片,全年4000万片的出货目标有望顺利达到;华硕笔记本电脑去年的出货量已经排名全球第5,其中自由品牌也进入前十名。同时华硕生产的PDA、CableModem、县卡、光存储、无线网络等产品都已经进入了全球第5名。目前,华硕还在研发3G领域中的多向高端产品。华硕已经完成了其IT产品多元化的初步布局。
“在台湾,只有座部件和行销才有利润”,在施振荣看来,施崇棠是选择了一条正确的创业道路。“华硕很多时候就是把宏碁原来没有做好的东西再做一遍,主板、笔记本电脑都是这样”,李焜耀认为正是在宏碁15年的历练才造就施崇棠今日的成就。
随着华硕代工业务和自由品牌业务的日益壮大,如何处理代共同自有品牌的关系也开始摆上施崇棠的议事日程。目前台湾业界的一致看法是:施崇棠将效法施振荣,在业务日以冲突、不能平衡的情况下,把华硕分为代工和自有品牌两大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