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2004年中国企业实践十大管理思想

   2023-10-05 互联网2040


  中国企业实践思考:继任者计划是一套培育各级领导的流程工具,国内企业虽然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和摸索也在考虑各个层级的接班人计划,但通常没有形成规范和顺畅的流程和制度,更多的是盲人摸象凭感觉。尤其在04年中国企业发生了诸多企业家的“突然退休”和企业家的意外身亡事件,使得这些企业突然发现自己没有一个足够能力来掌舵并引领该企业继续奔跑的领军人,更使中国企业家的继任者计划的缺失异常凸显,也同时推动了企业界和经济理论界对企业继任者计划的探讨。

  那么,中国的企业该如何顺利建立企业的接班人梯队呢?其实,培育企业的各级领导人,应与企业整体经营策略紧密结合,因为随着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市场地位在不断地演变,需要与此相匹配的企业的领导能力的变化和提升。简单地说,整个企业继任者培育过程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步骤:第一,理清企业经营策略与长短期目标;第二,根据企业的经营策略,判断现有领导人的品质与知识结构及领导人必须具备的哪些能力,并由此可能达成的企业目标;第三,找出哪些人是企业的未来关键人才,锁定成功潜力最高的人选,投入较多的资源加以栽培。

  竞争战略

  作为哈佛商学院的教授和竞争战略理论的权威,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可称作“可能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对于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是在产业经济学与管理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在其经典著作《竞争战略》中,波特提出了行业结构分析模型,即“五力模型”认为,行业现有的竞争状况、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这五大竞争驱动力,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并同时指出公司战略的核心,应在于选择正确的行业,以及行业中最具有吸引力的竞争位置。迈克尔·波特还提出了“三种通用战略”,包括成本领先、差异化和专注化,说明由于企业资源的限制,往往难以同时追求一个以上的战略目标。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