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2004年中国企业实践十大管理思想

   2023-10-05 互联网2040


  不过,我们在看到这些优秀的企业实行走动式管理的同时,还必须看到还有不少问题存在着:一,很多企业家往往还很封闭,根本不实行“向外走”的做法。二、很多企业员工认为“向外走”是企业老板一个人的事情。实际上,只有向外走的观念渗透到企业的文化中,才有可能培养出良好的团队和融洽的文化氛围,才可能整体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公司为实现相互匹配的战略目标而形成的一种紧密的合作关系。自从美国管理学者罗杰·内格尔和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提出的“战略营销联盟”后,联盟概念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界人士的认同,成为现代企业加强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种合作关系涉及一个长期的承诺,而不仅仅是为一个问题提供短期解决办法,比如如出现临时性生产问题时,需自外部采购零部件。战略联盟具有运作高效,机动灵活,关系松散,边界模糊等特点。战略联盟的形态可以分为横行联盟和纵向联盟两大类,具体的表现形式有:合资、合作,联合研究与开发,定牌生产,特许经营,相互持股等。战略联盟之价值驱动则是:创造规模经济,增强企业实力;迅速获得新技术;进入战略市场,扩大市场份额;降低风险;打破贸易壁垒,进入国外市场;获得低成本生产能力,或能充分利用剩余生产能力,达到降低综合成本的目的。

  战略联盟未来的发展趋势:

  1、从强弱联合的互补型联盟发展为强强合作的竞争型联盟;

  2、从产品联盟发展为以技术合作为主要内容的知识联盟;

  3、从线性的联盟链发展为立体的联盟网络;

  4、从“硬约束”的实体联盟发展为“软约束”的虚拟联盟。

  中国企业实践思考:2004年中国企业在建立战略联盟的步伐明显加快,归纳起来,卓跃咨询认为主要呈现这样几种状态:一是中外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比如创维与日本公司爱普生的联盟;二是行业内企业的战略联盟,比如今年的EVD阵营,以及最近的数字电视联盟;三是企业间业务互补型的联盟,比如长虹与中远等企业的联盟,等等。实际上,未来对中国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与跨国公司的的合作。与以前的互补性联盟不同,未来会有更多与竞争对手的联盟案例产生,也就是所谓的“竞合(竞争合作)关系”。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