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的纺织品贸易争端,让成为商务部长以后变得低调的薄熙来,重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早在大连担任市长期间,他就被市民誉为“大连三宝”之一,和足球、服装并列。他外形俊雅、谈吐风趣,颇有媒体缘,每年两会期间,总是记者们围追堵截的热门人物。甚至曾有记者为了追逐他而被自己的话筒线绊倒。而薄熙来也总是被“逼”到停车场上,经常是最后一个登车的代表。香港媒体称他为“传媒宠儿”、“魅力官员”。吴小莉就曾公开在一次大连服装节上戏言:这次到大连来,不光因为大连生产的服饰漂亮,而且听闻市长也“长得非常帅”。台下的大连市民闻言欢笑,颇觉自豪。
这位56岁的新部长在此次中美纺织品贸易纠纷中的表现,让诸多国际媒体又把聚光灯纷纷对准了他。6月4日上午,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与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的正式会谈长达1小时45分钟。从中国今年两次加征出口关税到对部分纺织品取消出口关税,加上薄熙来“你给我们的企业加上半斤的压力,我们就要给它撤掉八两的负担”斩钉截铁的态度,让外电在报道中不约而同地使用了“强硬路线”、“强硬反击”等字眼。
《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说:“薄知道何时应作出让步,何时应该保持强硬”,“薄熙来所担负的更多的是一种贸易政策协调人的角色,重要的决定会由更高层的领导人如温家宝总理和吴仪副总理拍板”,但“善于学习”的薄熙来在贸易问题上的影响力将迅速上升——“在中国必须对其贸易伙伴不断指责不公正贸易行为作出回应的时候,薄熙来的个人魅力应该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价值” 。
而《中国的新统治者》(《China\'s New Rulers: The Secret Files》)一书的作者之一杜林(Bruce Gilley)则将薄熙来的角色定义为在“公关游戏中的一位高级别的前台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