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能否认邵建明,在过去的10年中,即便是他的竞争对手,也不得不折服于他对市场的敏锐。然而在外界,邵建明相当低调,即便身处喧嚣的麦当劳内,旁人也没有留意到坐在隔壁座位上侃侃而谈的那个人就是操控十几家大型商场与一家上市公司的幕后老板。
初露锋芒
如果海印电器城的成功要归功于广东改革开放的特殊历史背景的话,那么,“流行前线”、“海印东川体育名店城”就是邵建明在商业地产上才智的展现。
1998年,东南亚金融风暴刚刚平息,整个市场持续低迷,商业气氛惨淡。邵建明接盘的一个项目就是在广州烈士陵园马路门口的地下,广州以前的防空洞,虽然未来接驳地铁出口,但作为地下物业离地面有12米,上面正对着烈士陵园正门,旁边是一个运动场。“平时人很少,只有清明节扫墓的时候人多,在广州人看来,这是一个很不吉利的地方。”回忆当初,邵建明记忆深刻。他当时曾就该项目请教专家评估,结论是一切可能经营的要素都不存在,天时、地利、人和统统没有。
邵建明说,对于地铁物业的执著令他看好未来的商业前景,为了增强信心,他亲自到港澳台地区、欧美、日本等地考察,学习了解发达国家地铁物业开发情况。除此之外,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已有几十年,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节奏逐渐与港澳台同步,共通的地方越来越多,信息接触频繁,内地人对港澳台的生活形态、意识追求进行模仿,产生了大量消费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