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毕博管理咨询公司的市场调研显示,2010年中国零部件产业规模将达到约8000亿元左右的规模。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年初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指出,去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达到了4400亿元,接近整车水平,但参照国外同行业的标准,汽车行业整车与零部件规模比例大概在1∶1.7。在“0.7”的发展空间中,全球各大汽车零部件企业纷纷涌入中国。
在车市寒流的舆论下,德尔福、博世和伟世通仍然积极地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例如,德国的汽车零配件企业已经有1/6在中国生产。各大零部件企业在化迅速扩张,竞争在加剧。
面对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华“三国鼎立”格局的逐渐形成,德尔福也是野心勃勃。对此,全春泽意味深长地说:“我可以告诉你,我们的目标很远大。”
1993年,以通用汽车零部件业务部身份跨进中国市场时,中国市场只给德尔福带来2000万美元的销售额;1994以后,德尔福在中国以年均24%的增长率快速前进;2003年实现了6.5亿美元的销售收入,比2002年增长近50%。“德尔福进入中国以来,基本保持30%的增长速度。”对全春泽来说,中国仍然是个很大的机遇。
“一个市场不可能被一家企业独霸。”全春泽解释道,“整车厂也不希望某项技术仅仅掌握在一家公司手中。”
全春泽的办公室里赫然悬挂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字画。
“我很喜欢孔子的这句话,这也是德尔福中国的战略。”全春泽向记者解释,“现在缓一缓,积蓄力量,迎接大时代的到来。”
去年7月,外高桥保税区,德尔福中国科技研发中心破土动工。2004年,德尔福在科技研发方面投入了20亿美元,在业内是科技投入最高的企业。德尔福集团在中国本土的首家技术中心的建立,意味着美国德尔福本土化研发战略正式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