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航空第一人:捕捉商机是资本天职

   2023-06-15 互联网3190

  “首先是客观存在的市场空间巨大,加上政策允许,再加上投资者的决心和勇气”,李继宁这样解释获批成功的原因。“因为投资民航不是个简单的投资项目,而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社会责任感很重的产业领域,如安全、服务、技术、人才、资金等等都需要系统设计和考虑,因此投资这一领域我们非常认真和谨慎,并且充满信心。”

  架构高层精英团队

  鹰联航空开业初始,李继宁从长期战略发展角度考虑,要将其打造成“起步台阶高、水平高、与国际接轨快、经营管理水准向国内外优秀企业看齐”的航空公司。“航空业是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我们的注册资金是8000万,但目前的投资已经上亿,这样就意味着两种可能:高回报和高亏损。作为投资者当然希望高回报,所以需要长期的战略布局,而非短期行为。”他把鹰联定位在“做立足西部地区的支线航空公司”。

  从公司筹备伊始到首航成功,李继宁为实现他心中的“梦”一路狂奔。

  首先是可行性判断。虽然李继宁之前从事的是通讯、IT等一些跟航空业关联性不大的行业,但他认为,没从事过这行,但不等于不能投资。航空公司是所有者跟运营者高度分离的,李继宁认为他自己是投资者,并不是经营管理者。投资者的天职是捕捉机会,而投资后的经营,就要找专业人士来管理。鹰联航空前期筹备中,先后分别邀请了汉莎和国内专业院校的专家对国内航空市场和公司定位进行了科学详尽的可行性调研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系统的判研报告,为公司起步提供了准确坚实的市场定位和基石。

  然后是基地选择。李继宁说,鹰联之所以选择成都作为基地,首先是看好西部大开发所带来的巨大市场潜力,成都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其次,公司在最初考虑基地定位时,就把眼光放在了那些中等的、有潜力的、有发展趋势的城市。“成都的经济活跃、旅游发达,省市政府招商引资理念新、投资环境好,都比较适合我们在这里发展,同时双流机场也是中国的四大机场之一。”这些理由,促使了李继宁得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