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是一个美妙的过程。虽然有很多困难,但很享受。”这是孙小蓉的开场白。
办公桌旁的显微镜,是孙小蓉用来“看细胞的”。6年前,她第一次将癌症早期检测技术以及一套价值300万元的设备带回国内。如今,她管理着拥有150多名员工、几千万元固定资产的兰丁肿瘤早期诊断检测中心。
从研究所的学者到闯市场的商人,她完成了人生的一次大转变。
不想做“技术花瓶”
孙小蓉的人生轨迹是一个典型的“海归”成长过程:1977年考入武汉同济医学院医学系,8年读完本科和硕士,接着到国外留学,博士、博士后,又是8年。到1996年被聘为加拿大BC肿瘤研究所研究员,孙小蓉一直生活在学校和研究所。
在加拿大BC肿瘤研究所这个产生过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的地方,孙小蓉参与研究肿瘤早期诊断技术。她发明的经分离纯化后的痰细胞成分用于肺癌的诊断新技术,使许多肺癌患者能在早期被诊断出来。
随着对这项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孙小蓉意识到除肺癌早期诊断技术外,用同等原理还可进行其他肿瘤早期诊断技术的开发。但国外临床病例少,组织工作复杂,成本高。想到国内存在的庞大检测样本以及巨大需求,孙小蓉决定回国。那时她和丈夫、女儿一家三口在加拿大生活稳定而安逸。
1999年,同济中加肿瘤早期诊断研究中心在武汉成立。孙小蓉带回了一套肿瘤早期诊断仪系统。这套系统是加拿大BC肿瘤研究所数十名专家耗费10年时间研究出来的成果,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回到武汉,孙小蓉受到了隆重欢迎,而她带回的那套检测系统却搁浅在上海。等了两个月后,孙小蓉坐不住了,她独自一人从武汉坐船到上海,先请海关的人吃饭,再找一台大卡车把两个大箱子运到黄浦江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