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该是王永庆卖大米最完整的故事版本了,我以前听到的也没这么多,这也是王永庆一生最初的创业历程,也是最经典有创业故事。
二、从小米店到石化王国传奇
自碾米厂和米店关门后,王永庆又开过两个砖厂,但因污染稻米等原因没多久就被迫关门,以惨败而告终。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永庆发现乡下每户的人家养的鸡、鸭、鹅因粮食短缺没有足够的食物,都骨瘦如柴故没人愿意收购。王永庆就试着用菜根和粗叶,再去碾米厂买些碎米和稻壳,磨碎了混在一起喂鹅,结果成功了。
王永庆就大量向农户收购瘦鹅,集中饲养两个月后就成七八斤重的肥鹅,结果王永庆又发了笔小财。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国民政府派员接管台湾。
1946年初王永庆在嘉义车站附近投资兴建了台湾最大的碾米厂,1946年10月5日正式开张。
然后1947年2月28日,台湾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二.二八”事件,此后国民党加强了在台湾的军事统治,对粮食等重要物资严加控制,严禁越区运输粮食。
1947年3月11日,王永庆在运回了一车稻谷后被警局以越区运粮的罪名,拘禁29天。出狱后决定放弃米生意。
此后,王永庆开始做木材生意,开始因缺乏经验,经营不善而血本无归,在挚友林老先生的鼎力相助下,才得以度过难关,站稳脚跟,并从原来的木材买卖发展为收购原木与委托加工经营业务。作为一名木材商人,他也加入盗伐林木的行列,后被人告发,台湾警方向他发出了通缉令,王永庆被迫流亡日本。
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败北,到了台湾,当时急需要有胆识的企业家来办实业,时任台湾“行政院长”的陈诚力保王永庆回台,让他度过一劫。
王永庆回台后继续做木材生意,由于国民党来台湾带来大量的资金,一到台湾就大兴土木,一时木材价格飞涨,王永庆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迅速发展,几年间便牟取暴利,从一个小商人发展成为大商人。同时也觉察到了继续做木材生意的风险和危机,并积极准备把资金投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