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环:华裔创投元老

   2023-03-08 互联网4830


  多年来与诸多企业家合作,刘宇环最欣赏还是施振荣,说他“有远见和心胸”。1997年,太平洋经济协会科技高峰会,柳传志和施振荣正好坐一桌,相谈甚欢。1998年,刘宇环邀请柳传志到台湾考察,参观宏的电脑制造厂时当地总经理反对,他给施振荣打电话,让他感动的是,施振荣说他亲自接待,而且丝毫没有保留。

  “爱国华侨”

  今年4月,刘宇环参加了美国“百人会”在旧金山主题为“金桥联中美”的年会,讨论了中美关系、互联网、创新等话题。比起做投资,他更喜欢这样的角色。“百人会”由贝聿铭、马友友等发起,成员还包括骆家辉、杨致远、张忠谋等意见领袖,促进中美之间的交流,协助华人在美国成为主流人群。

  被介绍身份时,刘宇环最有荣誉感的是别人不讲他是商人、投资家,而是“爱国华侨”。刘宇环专门坐中国民航的飞机,“钱还是让中国赚”,他记得早期每次都坐CA101,早上7:50的航班。

  90年代初当刘宇环回到大陆推动风险投资,其实是回家了,没有外商那样的文化差异。他1948年生于北京,成长于台湾,台湾交大毕业,1974年获美国柏克莱商学院硕士。他喜欢吃炸酱面,喝二锅头,他对“百人会”创始人贝聿铭的一句话印象深刻:“中美关系是文化差异,只有经过文化交流才能促进双方,求同存异。”

  刘宇环是其家族在北京的第七代,国内有一大堆亲戚。1989年他第一次回国,陪母亲去广州探望舅舅,后者是广州外商协会会长,不时对他说,“要为祖国做贡献”。1992年他到北京,立刻适应生活、文化习惯。他有个叔叔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退休教授,“把党校的理论在家里给我讲,怎么认识政策国情。”

  中国传统文化对刘宇环很有影响,他说儒家思想很适合在大中华区,“你做投资不要赶尽杀绝,美国硅谷有些culture(文化)就像恶虎恶狼一样,很凶悍,有时候人性比较少,我喜欢做事情协助,帮助企业家成长,你又有回收,这不是皆大欢喜吗?”像《孙子兵法》,就是投资领域里的“圣经”,孙正义的成功受此影响很大。刘宇环早期去东京,孙正义派人开车来接,他在车上就看到放着一本《孙子兵法》。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