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登,刘宇环做的最大案子就是新加坡“国宝”级的创通(Creative)。1989年,决定170万美元初始投资创通时,其创始人沈博望“还是小孩一个”,声称要把多媒体声霸卡做成比微软还大的标准。华登一位经理给宏的同学打电话,然后给刘宇环递条子:“下十年就是这个产品。”1992年,创通作为第一家非美国科技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达17亿美元,增值200多倍,在太平洋两岸引起轰动。
对《中国企业家》谈及创通,还勾起了刘宇环与已逝院士王选的一段往事。1994年,他在北大计算机研究所见到王选,建议将其桌面出版系统也去美国上市,“新加坡有一个成功模式,咱们也去一个。”但此事未果,1997年参加中国院士演讲时,王选对刘宇环遗憾地说,“我们真的miss(错过)掉了,非常可惜,一隔就很多年。”
随着华登在亚洲快速扩张,刘宇环对中国大陆市场越来越感兴趣,但其他合伙人并不看好,这就产生了观念分歧。1996年,刘宇环与华登正式分道扬镳,自立门户,以旧金山、台北、香港、北京为基础组建了跨越太平洋的中经合。
1997年,刘宇环在美国遇到电信专家陈五福,即大唐与之合资研发SCDMA的信威的创始人,“我敢出手,中国做电信标准是一个伟大的理想。”但3G标准历经曲折,一做就是9年,至今尚未真正商用化,刘宇环说,“做TD-SCDMA一定要有远见,和有长征的心理。”中经合的投资周期一般为3年到5年,却持续给信威提供资金,协调股东关系。“等3G成功我就可以退休了。”
如同中国的3G在世界上有一个位置,将来的数字媒体,刘宇环也认为中国会居于领导地位。在“十一五”规划自主创新中,中经合也参与一些重点领域,他是华旗的外部独立董事。中经合的投资组中包括一百多家高科技公司,主要目标在互联网、无线、半导体、生命科技等领域,还先后投资过芯原、美通、TOM在线、亚洲医药网、博奥(生物芯片)、分众传媒、爱康网、全景网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