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虎将那种独特的创业意识归结为自己对品牌的天生敏感。温州初创期的商人们,都是靠微薄的收入起家的,在九十年代的中国,能赚钱便是好的,捉襟见肘的生活现状让传统的“草根”企业家根本无暇考虑品牌知名度这个话题。而周大虎,则在创业的第一年开始,便在国内注册下了“虎”牌这个商标。
坦白的说,周大虎起初注册商标只是想成立个工厂,解决已经下岗的妻子的吃饭问题,但之后,在很多人懵懂的专执于苦干的时候,他却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品牌征程。
1991年开始创业,92、93年,在资金依旧贫乏的现状下,他坚持要做虎牌产品的宣传铜牌,赠送给国外的代理商,国外的造价太贵,他便在国内请人做好,打包免费送给自己在意大利、西班牙、美国市场的代理商,请他们挂在店门口。开拓市场的时候,他还开出了一个让所有同行目瞪口呆的怪招,即新客户有优惠,老客户没优惠;买少的客户给予优惠,而买多的没优惠。或许有人百思不得其解,周大虎解释说:“从前打过交道的老客户,他清楚我这的东西好,所以下次还会来买,新客户不知道,所以给予优惠,但如果买很多,优惠太大我又给不起,所以买少的客户才给予优惠。”
九十年代的温州打火机大多数做出口,老外来定货时,总要制定产品上不能有中文、不能有MADEINCHINA(中国制造)字样的条文。其他商人有钱赚则无所谓,可到了周大虎跟前,他总会选择宁可让利给老外,也要打自己牌子的合作方式。如此退一步而为自己将来的行进万步打下了基础。
早先的国际市场都是由日本人垄断的,温州崛起以后,直接冲击了日本的打火机制造基地,许多日企调转锋头,希望与温州商人合作定牌生产。照理说,日本人提供款式、市场、技术,而中国工厂只要定点加工就可以,减轻了不少人力、物力上的开支,何乐而不为。周大虎则选择三七分成让利,依然要求70%的产量打自己的品牌。当时的许多人认为周大虎脑袋有毛病,可他一语道破天机:日本企业包销定牌生产固然赚钱,可他们要是倒闭了不是要连累我们。几年后,在日本打火机逐渐淡出市场舞台的时候,原先因为日本企业而发家的温州打火机工厂也便随之走下坡路,验证了周大虎当初的先见之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