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旺公司从刚进入大陆时,年销售额只有几百万元的一个小公司飞速膨胀成为年销售额40亿元的集团公司,但在此过程中很少看到经销商也伴随着旺旺的成长而壮大起来。原因是经销旺旺产品产生的利润根本不足以使其发展起来,再加上旺旺公司不停地开发新的经销商,商家之间的价格战只是做大了旺旺这张饼。看似坐收渔利的旺旺公司,实际上通过在大陆十几年的发展并未形成一个稳定而健康的销售网络,这才是其多年市场运作的最大败笔。在决胜终端的时代里,旺旺既缺乏直接操作终端的意识和能力,又无可以依赖的经销商网络,因为旺旺的经销商都与旺旺公司犯有同样的毛病,根本不具备配送终端的能力。旺旺多年的市场运作并未培养出可以面对市场变化而顺时而变的经销商,因此将日渐强大的终端市场拱手让给了其他厂家和竞争对手。
在这个终端为王的年代里,旺旺公司既没有经验和能力去做好大卖场,又不具备直接向中小型卖场供货的配送能力和风险意识,更无可依赖的经销网络,众多的业务人员都拥挤在日渐狭小的批发通路里彷徨。旺旺在中心城市的竞争优势和品牌号召力正在逐渐丧失,而旺旺高层又在惯性思维的指引下,舍本逐末地将精力向批发通路末端县域,甚至乡镇一级转移,与渠道日益扁平化的大势背道而驰。
制定正确的渠道策略,真正重视起日渐强大的商、超通路,摒弃沿用已久的压货做法是旺旺急需解决的意识和观念问题。
旺旺曾经赖以成功的产品品质优势,正在随着技术的普及而丧失怠尽,竞争的加剧、商品的丰富多样以及消费者取向的多元化,使得营销活动的科学性越来越高,而旺旺躺在过去成绩上的陶醉和满足,可能成为其不断学习和进步的障碍。老产品业绩的衰退,新产品上市后的不成功,加上旺旺正在逐渐丧失的核心竞争力,日益缩水的通路,失控的终端,广告、促销等营销手段的落伍,处处彰显着一个日暮黄昏中的食品王国。旺旺还能“旺”下去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