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旺在新兴终端市场上缺少建树,懵懂间只有抓住批发市场这根救命稻草来摆脱危局了。于是拼命向本已经处在衰退中的批发市场压业绩,在业绩目标重压之下的业务人员由于不懂得去替经销商疏通下游渠道,也很少人去做这些市场的基础工作。另外,旺旺在与经销商的合作中缺少双赢意识,售后服务工作更是淡薄。由于旺旺集团在销售活动中是采用“先款后货”的结算方式,因此经销协议中的退换货条款就成为经销商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但旺旺集团的经销协议却是:甲方(旺旺集团)对于合同约定之产品,如有质量问题经甲方工厂认定后,乙方(产品经销商)得以八折退货,未经甲方工厂认定的质量问题一律不得退货。且不说对于产品质量问题认定的“话语权”交于合同当事双方中的一方是否合法、合理,单就技术层面而言,以少数几个工厂“品控人员”来解决全国数以千计的经销商关于产品质量问题的认定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实际上,正是因为经销旺旺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后不能得到妥善解决而导致的纠纷,极大地危害到旺旺经销商的利益,同时也使旺旺集团在食品领域中的声誉大大降低。旺旺集团在大陆十几年的发展并未给其建立一个稳定而有效的销售网络,究其根本正是旺旺的不重视诚信行为造成的。
如此造成经销商与旺旺公司的矛盾不断,相关业务人员要么异地升迁,要么拍屁股一走了之。
由于旺旺营销人才流失严重,业务员“阵亡率”(离职)奇高,因此在业界流传一句话:“旺旺集团就是食品界的黄埔军校。”旺旺集团从来都不缺人才,但就是留不住人才,经过旺旺洗礼的大量人才流向其他竞争厂家,如生产雪饼的企业福建达利、杭州小王子等等。甚至目前在儿童食品领域异军突起的蓝猫食品的骨干力量也曾经是旺旺集团的销售精英。
四大营销病症
时至今日,旺旺集团市场营销活动的营销理念还停留在其进入大陆市场初期的产品观念阶段。当时旺旺集团凭借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领先的优势生产出当时大陆还处于空白市场的米果制品一炮走红。随后市场跟风,竞相模仿旺旺雪饼,但旺旺雪饼还是以优越的质量独领风骚。市场的不断成功使旺旺人沾沾自喜,也极度自我膨胀,自视为产品独步天下,喊出了“世界米龙”的口号,并希望将产品质量的优势保持下去,继而永远独霸市场,然而这时旺旺发展的困境还是不期而遇地出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