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旺为何遭遇营销困境?

   2023-10-05 互联网1960


  用一位旺旺高管的话来概括:旺旺最大的特点(优势)是任何竞争对手都学不去的,因为旺旺太乱了。使旺旺陷于打乱仗泥潭的正是旺旺根深蒂固的以自我为中心、以业绩为导向而不是以市场、以消费者为导向的错误观念。

  第四,促销手段乏力。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旺旺高速发展时期,其每年电视广告的投放量都高达3亿元人民币。也正如许多高速膨胀的企业一样,旺旺通过其强大的广告投入催生出一个巨大的米果蛋糕市场。

  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营销手段日新月异、广告花样层出不穷的今天,我们不难发现旺旺依然停留在惯性思维中。对于广告媒体的综合有效利用缺乏科学的投放策略,除电视广告外,旺旺对传统的四大媒体中的报纸(招聘广告除外)、杂志、电台广告从未涉足,而对于制作精良、成本低廉的户外广告、车身广告等更是从未问津。这就是为什么在旺旺每年都对广告投入重金而很少为人们所看到的缘故了。虽然从1994年开始旺旺制作的电视广告不少于500条,但消费者看到的大多是内容和表现形式雷同而又缺乏创意、制作粗糙的广告片,人们从中不难感受到一个曾经辉煌的儿童食品王国如今沉重的发展脚步。

  另外,通过批发通路骤然暴富起来的旺旺集团很少去做终端促销活动,就更不用提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了,在这个终端为王的营销时代里这似乎有点不可想像。

  品牌内乱

  当旺旺雪饼为了打击竞争对手,将每箱经销价超过100元的雪饼调价至不足50元时,销售量的增长也带走了许多消费者对消费旺旺产品的荣耀感和对其品牌的忠诚度。

  当众多厂家被米果的高利润所吸引趋之若鹜进行生产时,为了摆脱残酷的竞争压力,旺旺雪饼在屡屡降价后仍不能有效遏制竞争,旺旺米果便采用了多品牌战略,品牌从高至低依次为:旺旺、挑战派、黑皮、万事通、米太郎、小顽子。这种价格从高到低的品牌战略,看似可以将竞争品牌拒之于市场之外,实际上旺旺对于各主、副品牌却又采用了相同的销售政策,造成了自身主、副品牌在通路中的相互厮杀。“黑皮”低端产品刚一上市,受业绩压力的驱使,所有的黑皮雪饼都涌向旺旺雪饼的经销通路。有便宜产品旺旺雪饼的经销商也乐得去卖,一时之间黑皮雪饼的销售是红红火火,而旺旺雪饼的销售就只能是雪上加霜了。虽然黑皮雪饼的市场需求强劲,但其主要流向是消费水平较低的地县市场,而旺旺雪饼作为公司的主力产品由于公司不具备现代的营销理念和不善操作新兴大卖场,正逐渐在大中城市走向衰落。长此以往,旺旺何以再“旺”?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