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表沉静、谦和,永远面带笑容的陈五福,看上去与其说是目光敏锐、创业“力道惊人”的商人,不如说更像一个慈善家。然而作为“全球十大创业家”的他,的确创造了“从无到有”的硅谷创业神话,自1986年首次创业,直到2000年之间,他先后创办的十几家公司均以高收益获胜,1990年在波士顿创立的CascadeCommunications公司,1994年上市后市值达到100多亿美元。虽然在2000年网络泡沫时未能幸免池鱼之殃而亏损数百万,但也无伤筋骨,更难以撼动他“硅谷创业之神”的称号。
不同于很多“创投”基金,陈五福说自己更多是做“投创”,即在项目初始期便参与投资,这时的风险往往是最高,但一旦成功收益也为最大。陈五福一方面始终“相对保守”地专注于自己熟悉的高科技领域,以降低风险,同时他又信奉“市场优先于技术”。陈极高的创业成功率和回报率正是源自于此。而这一根植内心的创业理念,则是从他第一次创业近两年的煎熬与挣扎当中获得的。
9个月的苦苦寻资
为创业,陈五福不打无准备的仗,仅前期准备,陈五福就耗费了十几年的心血。在萌发了创业意念后,他很快选定了方向:把“电脑操作系统、资料库的整理和网络传送”这三块技术牢牢抓住。后来陈加入了王安公司,薪水很好,工作也很好,但是当他精通了这些技术之后,便毫不动心地离开了,人们大惑不解。陈接着进入了一家小公司Bytex,参与了公司由草创、产品研发、生产到公司上市的完整过程,前后学习了5年,直至1986年出来创业。
陈五福在波士顿开了第一家叫做CEC的通讯技术公司。那时他刚刚有了小孩,买了房子,没有了收入,顷刻间就感觉压力增大了很多,因为之前工作留下的积蓄仅够一年的家用。
但天性乐观的陈五福开始还是踌躇满志,兴致勃勃地跟4、5位创业伙伴一起讨论创业构想。前面三个月时间里,一边写投资计划书,一边去跟各路投资人谈,但没找到投资,反而得到了很多批评,只好不断改来改去,三个月后有了完整的投资计划书。之后还算幸运,到第四个月时,公司碰到了一个对项目很感兴趣的投资人,计划投资250万美金,占一半股权。本来应该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可是大家偏偏感觉“太便宜了”,于是便拒绝了这笔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