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里的两个
无论好利来的版图有多宽阔,罗红还是那个罗红,媳妇笑话他,在城市里住了这么久了,还完全是山里人的样子。他个头不高,笑容腼腆,话不多,甚至有时候会脸红,但握手的时候真诚有力,让你感到热情无比。他的管理是典型的怀柔作风,他鼓励大家发表自己的意见,很少打断部下的发言,决断时先温言说出自己的道理,虽然一旦决定后,便没有人反驳。
这种和风细雨的沟通气氛与阔大的总裁办公室里悬挂的巨幅照片形成强烈反差,照片里,大漠斜阳如血,罗红靠在越野车上,扮着很酷的姿势,一身牛仔装扮张扬而冷峻。他的爱好都是烈性的,比如马术;比如他钟爱的摄影,拍摄的地方往往是开越野车都到达不了的地方;而他走的路线是西部高山大河,或者是非洲原野,从来不是舒适的文明地。
待人接物的平和与桀骜不逊的内心矛盾地结合在同一个人身上,这是罗红大山血统的双面。虽然他的细心和周到更令人诧异,开会时,阳光直射进来,他主动坐在很晒的位置上,关切地让其他人挪到较荫凉的地方;乘坐电梯时他会自觉地往后站,让大家先行,罗红说自己更像是司机而不是总裁,而这一切,他做得自然而然。
罗红把今天的成功归诸于两个人。首先是父亲的教导。有两个场景令罗红印象深刻,一个是当时从中央团校毕业,自愿申请到大山里服务的父亲,常常代人写信。一过下午吃饭时间,总有乡亲成群结队来到家中,请父亲给援外的亲人写信。父亲总是不厌其烦地助人,一定要让每个人都高高兴兴的离开;还有就是父亲文革中遭到批斗,罗红把批斗父亲的人当成是仇敌记在了心里,父亲却毫不在意,很友善地对待对方,他告诉罗红,那个特殊年代,人们很难看清楚自己,他告诫儿子要学习原谅。父亲塑造了儿子对于人的认知,罗红多年后还牢记着离开大山时候父亲的忠告,“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要给人留下好印象,不要走一片,黑一片。做任何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