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搜索将对网络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我的理想是‘做属于中国的全世界最好的搜索引擎’,至今未变。”
“通过技术来改变世界,改变普通人的生活,一直是我不变的信念。上市只是成功刚刚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李彦宏
“6美元,你简直是疯了。”一位美国投资商冲着李彦宏嚷嚷。这是2004年中国互联网搜索企业百度公司的第三次融资,李彦宏出价是每股6美元多一点。投资商一边不情愿地掏钱,一边抱怨李彦宏的“贪心”。
一年后,这位投资商才知道自己赚大了。百度目前在纳斯达克(NASDAQ)的挂牌价是60多美元,然而他现在依然满腹牢骚——后悔自己去年为什么不多认购点百度股票。
2005年8月5日,就在百度上市首日,百度股价飙升到150多美元,引起了一场自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以来从未出现过的轰动,有人形容“李彦宏扇了扇百度的翅膀,就在纳斯达克掀起一场风暴”。
这位37岁的老帅哥可谓历练了硅谷风云变幻。在回国创业前,李曾供职硅谷著名的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在那里,李彦宏亲历了Infoseek在股市上的春风得意以及后来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惨淡。李彦宏还将自己在美国积累的经验写成了一本书《硅谷商战》。
经过大起大落,李彦宏明白:股市上的瞬间成功,很可能是最致命的诱惑,股价的疯狂上涨曾掩盖了企业自身的问题,在网络股泡沫崩溃后,这些问题又给不少网络科技企业致命一击。
李彦宏在1999年底回国创办百度,那时的他几乎默默无闻。
斯时,上一轮互联网泡沫狂热到了极点。而怀揣120万美金风险投资的李彦宏,被朋友调侃为“像小老板一样神色慌张地在北大校园里张贴招聘广告”。
招到6名员工后,李彦宏在北大一间不起眼的办公室里开张营业。他穿梭在北大校园里,仿佛一位邻家大学生。
李彦宏一直寻求将美国的硅谷创业模式和自由IT精神移植到中国。在百度,员工穿着随便,没有上班打卡的限制,上班时网上聊天和打游戏被视为正常。李彦宏对员工只有两条禁令:不许带宠物上班,不可以在办公室抽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