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振元闯荡上海20年身家10亿

   2023-03-08 互联网4630

  三级跳

  龙元建设的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级跳跃是在1985年,给赖振元深刻感悟的是他所承接的第二个项目。

  那年的早春二月,乍暖还寒。

  由象山二建驻沪办(龙元建设的前身)承建的上海市第二教育学院理化楼工程,5层框架刚刚结顶,上海市工程质量检查团跟着就到了。

  就在临近检查结束时,忽然有人指着一根柱子上露出的一小块红斑提出了质疑。赖振元一句辩解的话都没说,拿起榔头,当场敲开柱子,发现那红斑是在浇铸水泥时不小心拌进去的一小块碎红砖,柱子里的钢筋一根不少。可是那人说:“你们是为上海高等学府造大楼,不是在象山乡下盖农舍。”

  通过这次“红膏药”事件,赖振元在严抓质量的过程中总结出两句话:公房当成宾馆做,普通装饰高级做。至此,“质量立业”的理念便在龙元人心中扎下了根。

  这也成为了当时初到上海,一无背景、二无像样建筑设施、三无技术资质证书(当时的资质为暂定三级)的象山二建驻沪办能生存下来的唯一依靠。

  凭着过硬的质量,赖振元迎来了他事业的第一次大发展。

  到1990年,象山二建驻沪办已经连续三年获得了进沪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第一名和上海市建筑最高奖“白玉兰杯”奖。其在1990年一年的竣工面积就达到11.8万平方米,合格率100%,优良率占54.7%。

  “在质量上去的同时,我们却发现效益并没有上去,甚至有亏本的现象。”赖振元补充说,“那时看来又到了需要改革的时候了。”

  据赖介绍,其在多方调研和学习的基础上,发现是在制度和管理上出现了问题。

  “原来实行的是三级管理,即公司-工程队-工地,利益是共享的,可是风险却只是由公司来承担。这个制度有缺陷。”

  于是,赖又着手开始了他的第二次改革。他推行了项目承包责任制并不断完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