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振元闯荡上海20年身家10亿

   2023-03-08 互联网4630

  1983年的冬天,上海显得尤为冷。

  赖振元所在的象山二建承接下了上海宝钢一项打桩建造引水工程防渗墙的项目。这项工程是在长江吴淞口的江水中,需要打下2.7万根9米长、40厘米粗的桩基,围成一条5.7公里长的铜墙铁壁,这是一项当时国内绝无仅有的国家重点工程。

  赖振元深知,建筑防渗墙是块命运的敲门砖,是打进上海建筑市场的严峻考验。

  为此,赖振元自告奋勇向公司要求到上海去设立办事处。公司领导口头上虽然同意,但又认为凭本单位现有条件要想打入大上海,谈何容易。

  赖振元却偏偏不信这个邪。

  他查找资料,把施工现场的土质、层厚、地理环境等摸得一清二楚,试验方案制定得周详缜密,使每个施工环节都有可靠的质量保证。

  艰巨的施工,紧张的周期,赖振元们不敢有丝毫怠慢。靠着一台老掉牙的土机械,在冰天雪地里抢潮汐。“我们顶着寒风,站在齐腰深的江水中打桩。潮起就爬上岸去,潮退,再下到水里继续打桩。”赖振元这样回忆着当时的情景。

  为了赶进度,赖振元特地赶回到象山老家,自己组织起一支由木工、泥匠等二十几号人拼凑起来的民间建筑队,于1984年5月二闯上海。

  功夫不负有心人。

  宝钢防渗墙提前7个月竣工,质量优良,并且为宝钢节省投资90余万元,工程还被评为国家质量金质奖。

  初到上海的赖振元,开始有了另外的打算———在上海这个全国最大的建筑市场争得一席之地。

  “1984年,我接下了上海革新电机厂的一个19万元的工程,建筑面积是2700平方米。应该说,这个项目是我们龙元建设的第一个起步项目。”赖振元在20年后,依然能很清晰地说出这个工程的相关数字。很显然,这第一桶金对赖振元、对如今的龙元建设来说,是何其关键。

  之后,赖振元的脚步便不再停歇,他的“建筑王国”在精心经营下逐渐构筑起来。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