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0多枚金牌到9.81亿身家的李宁

   2023-10-05 互联网1930

  听一些普通员工说起,他们经常能在电梯中碰到李宁,他们似乎更习惯称李宁为“领导”。因为,他们心目中,李宁的确与直接负责日常工作的总经理或总监们有所不同。

  李宁公司公关组一位负责人在回应记者采访要求时也曾说:“如果你想了解李宁公司的管理细节、市场战略或是产品策略等,我们会安排相关的总监接受采访。”

  公司内部分工明确,秩序井然。李宁早就不是一个“事必躬亲”的家长了。

  体育情结

  李宁经常这样说:“我个人是因体育而出名,也是因体育而事业有成,因此,我一定会竭尽所能,全力地回报体育。”

  “李宁对体育产业有着独特的情结。”体委的官员对此颇有感触。

  自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起,李宁公司每届奥运会都是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赞助商。2001年以后,李宁公司与中国体育的合作全面扩大,曾赞助过体操、乒乓球、射击、跳水、羽毛球等12支单项运动队。

  尽管,这种赞助的商业目的很明显,但是,李宁公司在支持中国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公益性活动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一点也得到了国家体委相关人士的认可。

  很多人都认为,李宁坚持对中国体育的支持,体现了一种企业运作上的“远见”。因为体育产业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价值观,对任何一个企业的影响都是积极和正面的。

  据体委工作人员介绍,李宁公司正在参与招标,力争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合作伙伴。据说,要进入这道门槛,“入门价”高达4000万美元。

  应该说,李宁初入商界时,正逢中国体育的崛起,与体育相关的产业从无到有,为他顺利完成角色转换创造了极佳的环境。

  如今,中国体育用品制造行业形成了激烈竞争的局面。作为中国体育用品第一品牌的李宁,已经从产业层面向资本层面迈进。下一步,李宁面临着对自己的重新定位。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