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家说,维纳斯如果开口说话,千百年来爱神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一定大为改观。保持一定的神秘感是偶像成其为偶像的必要条件。
也许是深谙其道,李宁在进入商界后,一直有意无意地对公众保持着某方面的信息缺失。
公开的影像和文字资料中,人们能看到的大多都是关于“运动员李宁”的喜怒哀乐,而鲜有“商人李宁”的心路历程。
出现在公司上市新闻发布会现场的李宁,虽然面带微笑,却仍旧少言寡语。原以为,在结束了答谢与庆祝酒会等一系列活动,从觥筹交错的气氛中摆脱出来后,李宁能有一种讲故事的冲动。但是,已成为上市公司董事会主席的李宁却更加谨慎,他以“董事会规定”为理由,拒绝了记者对他本人的采访要求。
记者曾经询问过李宁公司的公关人员,为什么李宁一直回避媒体。公关人员表示,这与李宁公司一直以来的宣传策略有关,公司希望主要突出公司形象和产品形象,所以淡化了李宁的个人形象。
多年来,“李宁牌”正在成为时尚的名词,而在多数人心目中,那道红色大L旁边的李宁,依然是那个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一口气夺下三枚金牌的“运动健将”。
性格波动
会不会是商界风云塑造了李宁谨慎的性格,从而不愿与人交往?记者曾心存疑问。
“李宁当运动员时,就是一个很容易相处的人。从思维方式和为人处事的习惯上看,他在做运动员时和后来做企业时的变化并不大。”国家体委的一位官员对这个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这位官员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但是,他表示自己不但很早就认识李宁,而且,由于工作原因,近几年,他一直参与处理体委与李宁公司的商业事务。
在电话里,他对记者回忆起今年“中国劳伦斯奖”评选时的情景。他说,作为这一奖项的发起人之一,李宁出现在现场。他特别对李宁和其他很多大牌明星的行为举止进行了观察和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