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峥嵘认为正是中国的迅速发展和他个人经历的独特性,使他在过去的六年中迅速穿越了各个管理层级。
获得科隆大学教育学硕士之后,1998年4月刘峥嵘进入拜耳(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担任助理经理,开始了没有一个下属的工作,主要负责员工培训和发展。1999年,刘升任拜耳(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2001年,出任拜耳(中国)人力资源总监兼公司副总经理。2002年4月,刘出任拜耳聚合物集团亚太区人力资源总监、拜耳(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004年4月,被朗盛集团董事长相中,被董事会任命为朗盛集团高级副总裁、全球人力资源总监。
对于职业发展的业绩基础,刘峥嵘说:“我在这六年里所发挥的作用,最主要的就是始终做好德方与本地迅速膨胀的机构之间的桥梁。”
刘峥嵘的第一份工作是培训,他认为公司要留住人就要让员工感到能学到东西,光靠薪水不行的。HR业内一种观点说,当公司内外的薪酬差距在五十美元的时候,员工就会考虑跳槽,于是很多公司认为员工不值得培训。刘峥嵘说不培训员工绝对是公司的短期的行为。
朗盛亚太区域丁基橡胶市场总监许介栋切实感到了近年来公司对员工发展的重视,也更加理解刘峥嵘的方略:“每个公司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需要补充新的力量,或者是把原有的雇员进一步培养提升,才能帮助公司快速成长,很多公司目前扩张过程中忽略了这一块,一要人,就拿钱去抢。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员工发展(HR development)除了专业知识的培养。”
“人力不投资,公司就没有竞争力,当市场竞争再上一个档次,再积累人力资本也许就晚了。”刘峥嵘努力说服总部,为中国员工争取了很多培训的机会。刘经常的做法是,他会抢在总部全球政策出台之前跑到德国去,把他的方案和理由向总部解释、说明,避免执行不适合中国的政策。刘峥嵘的长处是能够按照德国总部的思维习惯把问题解释清楚,最后获得支持。显然,刘在德国的留学生活对他在沟通方面帮助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