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典一直进行到晚上10点钟,此中部分比亚迪高层陆续退场,而王传福一直到闭幕才约同我们一起离开主席台。
但是在回办公楼的路上,却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部分工人因为参加演出下班没有打卡,在演出之后,来出入口补打,与散会的工人一同拥挤到只有4米多宽的出入口。因为疏导不利,出入口形成了堵塞。而当王传福路过时,虽然声嘶力竭告诉工人今天不必打卡了,但没有人听从他的命令。最终,王传福与我们好不容易冲出了拥挤的入口。
回去的路上,王传福碰上负责后勤的领导,他用严厉的口吻责令其赶快解决出入口的问题,那位领导连连称是。
面对刚刚出现的一次“抢路”风波,一连串的问号浮现出来:王传福在比亚迪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样庞大的帝国究竟是如何构筑的?帝国的管理架构又是怎样?通过什么力量来维持体系的运行秩序?支撑比亚迪急速膨胀的核心动力又是什么?比亚迪并购秦川汽车能否成功,是否也会出现“抢路风波”?
一个人的决策
在比亚迪有一件事情很奇怪,那就是对“王传福”三个“字”的概念要大于“人”的概念。
比亚迪几乎每个工人都知道王传福。在参观比亚迪展示厅的时候,记者偶遇一位比亚迪的工程师,谈到王传福,这位工程师的钦佩之情,溢于言表。
相反,很多人却都难得见到王传福。原因是王传福一年之中只有很少的日子呆在深圳的比亚迪总部,每次回来又总是来去匆匆,而每年的厂庆是所有人都能够见到王传福的惟一一天。
然而,有一点毋庸置疑,王传福是比亚迪的领袖,他有着毋庸置疑的权力,比亚迪的每一个重大决策都要王传福拍板,他甚至不用与其他高层领导商议,不在乎其他股东提出质疑,也不屑香港的基金经理们说三道四。
“我觉得在比亚迪走过的路来看,我的决策有98%以上是正确的吧!”王传福这样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