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生意有超前意识”,李诚儒的哥哥说。“这种超前意识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表现出来,当时我们哥俩坐公交车外出,他看见路口堵车就说,‘将来车上能走车该多好’,没过几年北京的立交桥就建立起来了。”据说,这种超前意识对李诚儒经商的帮助很大。
1991年,李诚儒意识到,西单将成为继王府井、前门这些老商圈之后的北京第三大商圈于是,他就有意识地在西单寻找经营百货零售场地,多次寻找后,他租到了一块800多平方米场地,成立了“特别特商场”。在商场成立之初,他别出心裁地提出高档次服务的理念,把售货员的称谓改成了导购小姐,凡是聘用的导购小姐身高都得在1.65 米-1.75米之间,还请来了北京军区歌舞团的老师对导购小姐进行形体培训,要求按照模特那样走路。结果,“特别特商场”在开业之后就火了起来。
1992年,李诚儒看到北京粤菜馆生意“火暴”的情景,就去沈阳创建了沈阳大福酒楼。该酒楼主要经营粤式火锅。当时,他用2万元的高薪从北京山釜酒楼“挖走”著名的粤菜大师叶志坤。同时将酒楼所在的独栋、俄式建筑粉刷一新,给门窗镀硌,并在酒楼四周架设巨大的轮廓灯,使沈阳大福酒楼在刚开张的时候,就变成了沈阳餐饮界一道非常美的景观,食客爆满。800万投资在不到半年时间收回。
天生具有商业头脑的李诚儒在什么地方跌倒了呢?对企业经营中相关法律、法规的无知,导致他的生意火起来以后,就被合作者给‘拿走了’。另外,没有科学的理财观念也让他赚取的财富,在短暂的时间内化为乌有。
“‘特别特商场’如果在我手上,发展到现在它应该是很有名的百货零售公司。但是因为我听信谗言,误用了别人的营业执照,导致它一夜间变成了别人的企业。” 李诚儒后悔地说,其实,当时他只需到要工商局办理注册地变更就可。而他在沈阳大福酒楼、北京大福酒楼和北京电缆厂的股份也因为自己的主动退出没能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