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功利主义和浪漫主义兼具

   2023-05-12 互联网3730
核心提示: 无所顾忌激扬文字,铁面针砭经济改革,搏荡于学界激辩浪尖的郎咸平作为一个极富争议的人物,在接受采访面对自我评价这个难题时

    无所顾忌激扬文字,铁面针砭经济改革,搏荡于学界激辩浪尖的郎咸平作为一个极富争议的人物,在接受采访面对自我评价这个“难题”时却一时语塞,转而求助身边一位访友。

 

  “他是个经世致用的理想主义者。”这位朋友脱口说。

  “有人称你‘郎监管’,你反对吗?”记者再问。

  “如果能够担起这责任,我很情愿。”

  一

  今年48岁,出生于台湾桃园农村的郎咸平,儿时资质平凡,直到读大学,都是个功课努力但成绩一般的普通学生。在他口里,是一系列巧合和转运,才将他从学术炼狱推到金融研究的世界前沿。然而,脱胎换骨的郎咸平一旦占据学术高点,大无畏的气质开始迸发,一切权威和世俗在他的研究模式和论据下被打回原形。若干年前,由美国落脚香港,郎咸平坦言他看中了中国经济这片宝矿,他的学术投资必会得到丰厚回报,同时,中国经济也会因他这辈人探荒般的勘钻而更显亮色。

  雄心、良心、坦然的功利心以及经世的浪漫主义,构成郎咸平复杂而突出的人格色彩。

  郎咸平进入中国学界的视野,顶多不过10年。1994年,他舍弃美国纽约大学收入丰厚的教职,受邀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并迅速将研究探头深入中国内地,从此,中国经济论坛出现了一种另类声音。2001年底,郎咸平指评内地证券市场,提出应审慎地推出“新监管”思维,考虑如何在大陆法系架构下,尽快融入“辩方举证”和“集体诉讼”这两项保护小股东的规则。 之后,郎咸平率领一班勤奋、聪慧而大胆的年轻弟子,像解剖麻雀一样瞄准内地众多典型公司企业,展开一轮显微而系统的研究,并陆续公开研究成果。在他的“显微镜”下,不少光彩照人的明星企业瞬间变得破绽斑斑。郎咸平也因为炮轰德隆、三叩TCL、四问海尔、七敲格林柯尔,在媒体间掀起一股“郎旋风”。伴随而来的是一片激烈的褒贬之声,赞者为这样一个侠肝义胆而论证凿凿的求实型经济学家而欢呼,贬者斥其为不谙中国国情的“民企杀手”,心怀学术功利的轻佻学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