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在甚嚣尘上的争论中,作为旋涡中的当事人,郎咸平丝毫不打算“收声”。9月15日,记者接到郎咸平的一封电子邮件,附件中的一篇万言长文对8月至今有关国企改制的大争论做一“总结”,并逐条回复对他的反对意见。对于当前争论的焦点国企改革的产权问题,郎咸平在文章中明确提出,国家应暂停产权交易,因为目前国有资产转成民营资产的做法存在两大误区:第一是法律缺位下的合法性,第二是买卖双方自定价格的交易。
“我举个形象点的例子。我朋友的房子价值100元,你和我私下定价,我用5元就把我朋友价值100元的房子卖给了你。当然这是你情我愿的事,但问题是这个房子根本不属于你和我,这不就是我们目前产权改革的问题吗?国企或国资局把属于全体老百姓价值100元的资产以5元卖给了民营企业家。” “国家必须建立一套激励机制与信托责任并重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国企老总就是‘保姆’,因此把企业做好是应该的,做不好就该被炒鱿鱼,这就是国企职业经理人对国家和股民的信托责任。”
在国企改制的问题上,郎咸平流露出强烈的担忧。他认为,正由于“国退民进”的改革路线,才导致制度性、系统性的国有资产流失,如果不能纠正,国有资产的流失是没有办法遏止的。
“‘国退民进’,即便初衷是美好的,时下已演变成通过法律缺位下的合法性以及自定价格的不合理性,将全民拥有的财产转到私人资本家手中。它是瓜分国有资产、加速国有资产流失的过程,是创造私人财产、制造新的资本家的过程,更是伤害百姓、侵占民众利益的过程,因此,改正这个错误,是当务之急。”
三
对一些当事人而言,郎咸平的表态实在毫无遮拦,不顾人情世故,甚至过于指手画脚。然而,被媒体冠以“郎监管”的郎咸平,几年来似乎已经嗜于为中国经济“揭疤”,为中国经济精英的梦想泼“冷水”:在不少成功企业家不断扩大经营领域,力图追赶世界超大企业的时候,郎咸平却提出,中国企业不是不能做大做强,而是中国企业只要做大做强,成本就很可能失控,造成企业后续经营困境,只会产生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