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颐安:中国情结

   2023-04-12 互联网4020

  我承认国际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不一定要迅速实行国际化。我们还是看到中国仍有许多市场有待开发,存在巨大的商业机遇。有很多中国公司在本土还能够很有作为不管在产品方面及扩大市场的方面都还有很多的事情可做。此外,做国际市场和做国内市场的风险有很大的区别要走出去的时候应该把包括国内和国外的各种机会,摆在一起通盘考虑来做出正确决策。

  经济观察报: 跨国公司已逐步找到在中国市场赢利的方法,但灵活性仍不及本土公司;另一方面,本土竞争对手正快速成长,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有何教训﹖它们在中国应如何保持竞争力?

  戴颐安:我认为,跨国企业和本土企业的经验教训与在任何其他发达经济体都很相似。在德国、瑞典和韩国,都基本相同,没有太大的差别。从经济学和商务角度看,竞争就是竞争,不管是发生在消费者还是资本层面上,不管公司属于什么所有制。多数你们认为的跨国公司应该是在多个国家经营业务,而不是大家所认为的是一家美国公司、英国公司或意大利公司。因此,我想真正的跨国公司就是在中国聘用中国员工和从中国采购商品的公司。

  如果一个企业要真正与他人竞争,就应该回归本色,回到竞争优势、资源配置和客户服务上来。从经济学角度看,公司的所有权并不决定竞争性质以及竞争效率,是竞争力而非不同国籍才能决定是不是跨国公司。我认为,在世界许多市场,主要竞争并不是指跨国企业与本土企业的竞争,而是跨国企业之间的竞争。这是趋势所在。

 
    在短短一小时的对话当中,戴颐安多次用到“绝对、完全”这样的形容词,来强调中国日益显要的经济地位,并表达麦肯锡对中国的重视程度。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