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颐安:中国情结

   2023-04-12 互联网4020

  人们一直在谈论中国,但我注意到,在过去两年,尤其是去年,中国真的成为了绝大多数领先跨国企业的话题。绝对如此。

  非凡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中国具有吸引力的首要原因。过去 10 年中国每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了8%-10%,而且多数人预测中国市场将继续增长。世界许多经济体像日本、韩国、意大利、美国都感觉到了这种增长。

  第二个原因在于中国对全球供应链的重要性。说到供应链,我指的不仅仅是低成本。中国企业在许多行业确实都拥有低成本优势,但是国际上还有很多其他国家也有这方面的优势。我想,中国最吸引人的是既有低成本的优势,又有足够的成长能力和充分的技术能量,从而拥有了能够改变供应链的能力。比如说在零售和技术行业,中国的制造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市场同时又是一个全球性的竞争者所以当中国与全球经济更为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时,它不仅会成为生产服务的供给方同时也是一个需求方。我相信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的中国公司崛起成为真正的全球性企业,麦肯锡把这些企业称之为中国的“全球冠军”。我们认为在未来20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内,中国将涌现出一批在全球领先的企业。我们将帮助这些企业走上这一道路。

  经济观察报:刚才你提到,中国在供应链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了。实际上,在中国成为世界的制造工厂以后,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以及东欧国家,正与中国一道显露出成为全球跨国公司技术和服务外包基地的潜力。在这新一轮新兴市场国家的竞争中,中国应该确立怎样的竞争力战略?

  戴颐安:竞争是永无止境的挑战。在未来的10 年或 20 年中,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而不是越来越减弱。这里我主要想讲两点。首先,中国应该密切关注和了解其它国家的发展情况;其次,大部分管理人士都认为中国市场还存在提高资本和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巨大机会,所以中国必须持续改善资源配置,无论是金融资源还是人力资源,并注重发展最佳管理做法和技术。有关生产力和竞争,我想说的最后一点是,在观察国家发展时,你会发现这并不是非赢即输的竞争。如果每个国家都提高生产力和合理配置资源,每个公民都会致富。譬如,我发现亚洲对“中国还是印度胜出”这一话题的谈论很多,但我们认为这不是一个“或”的关系,而是一个“和”的关系。因此,对待竞争,我们必须认识到它并不是非赢即输的局面,在全球环境下,竞争可以是一种双赢局面,关键是要注重生产力的提高。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