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上讲,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就叫规律。
德鲁克在1994年的著作《后资本主义社会》里宣布:在知识社会中,传统工业时代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将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有知识者与无知识者的社会关系,这一社会关系的实质是“资历”的深浅而非谁“雇佣”谁。据说德鲁克是第一个系统刻画了“知识社会”的西方学者。他还认为,人们已经无法用传统的分类方式来划分知识社会的群体了。在知识社会里,每一个人都是某一领域的专业工作者,但没有谁永久性地隶属于某一专业机构,因为机构的生命周期比知识劳动者的生命周期短的多。这能不能算一个规律。
智力资本是近年来经济学界、管理学界对智慧也是生产力全球性高度认同的描述。是指知识在未来所产生的新的资产,是企业所掌握并用来创造财富的定义。
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断言:知识正在取代资金,而一跃成为全球企业的推动力。管理大师沃伦.班尼斯也预言:所有企业的领袖必须思考,如何积累智力资本。这能不能也算一个规律。
人是我们研究智慧的载体,苏格拉底认为,承认我们的无知,乃是开启智慧之母。这能不能又是一个规律。因为它对于我们理解和认识社会有着深刻的意义,甚至可以讲是首要条件。比如我们熟知的摸着石头过河。
大千世界,眼花缭乱,报刊杂志、广播电视都在讲:“变,是这个世界唯一的不变”。可是,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有个警示:“变化的表象只是那不变的世界给我们的幻觉。”纷繁的变化背后有没有永恒不变的架构?
管理百年,理论诸多,有重大影响的50余种,被人推崇的管理工具近三十种,但是管理无定式定理,类似于中国老话讲的法无定法,那几百年来管理的永恒问题又是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