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IBMPC部门原来的员工和渠道,柳传志和杨元庆这样表示,“联想和IBM是深度互补的结合,客户、市场、产品、渠道,只有结合在一起,我们才能发挥最大的协同效应。”
在双方签订的“雇员事项协议”中,双方共同约定了三大条款,避免IBMPC部门员工流失:首先,雇员转职联想之后,若法律没有特别规定,则给予最低限度与IBM同样优厚的工资、薪酬,并提供总体上与IBM提供予此等雇员大致相同的退休计划和其他福利计划;其次,雇主有责任挽留雇员。双方交割时,IBM将向公司高管人员一次性支付现金挽留费,新联想将在首次交割一周年之前,采纳适用于转职雇员的长期雇员挽留计划。最后,双方约定在首次交割两年内,不去招聘或聘用过去一年内为对方雇员的任何现任或前任雇员。
联想已经决定在元旦前后派部分员工进驻海外。但杨元庆称,不会在海外分支机构派太多员工,海外分机构主要由收购前的IBM原有的PC部门员工负责,除非在特别需要充实力量的区域,才会派一些海外员工进驻。
“第一”的攻击性,“元庆他们是有攻击性的。”柳传志认为,联想集团新的团队有强大的求战欲望,“以前在IBM内部,PC部门因为不赚钱并不受重视,而联想专注PC,现在正是大干一场的时候了”。
而杨元庆则干脆喊出,收购IBM的整合完毕之后,联想的目标不是第二、第三,而是第一。
事实上,全球PC市场三甲的格局面临太多变数。据Gartner此前发布报告称,未来全球PC市场将进入低增长时期,由于利润率不断下滑,到2007年全球十大PC厂商中将有三家被迫退出,其中IBM和惠普可能性最大。
杨元庆说:“全球排在前十位的PC厂商没有几家赢利,这些厂商不赢利的原因就是戴尔的直销模式,事实上,美国不可能再出现一家厂商与戴尔竞争,IBM、惠普都是例子。如果有,那将会是一家中国公司。”
他进一步解释说,全球排名前十的PC厂商中,第一赢利的是戴尔,第二就是联想。联想的毛利比IBM、戴尔低,在15%左右,比IBM约低10个百分点,但却能有5%的净利率,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联想公司的业务模式是专注做PC,能将各种运营费用降到10%以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