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报告解释称,“无投票权股份”指在新公司股本中每股面值0.025港元的非上市普通股份,与股份享受同等权益,在转换成股份前,一概不附带任何表决权。根据联想与IBM方面的约定,三年内IBM不能转让所持有股份,但在这期间,IBM可申请将无投票权股份转为股份。
收购报告还披露,在商标许可协议内条款终止日期和IBM不再持有新联想集团已发行股本5%或以上的日期之前,IBM可指派一位观察员出席联想集团董事会和任何董事委员会的所有会议。有趣的是,协议强调,该观察员并非董事,而且IBM也不会委派任何董事。
根据双方约定,新联想集团在今后五年内有权根据有关协议使用IBM的品牌,并完全获得“Think”系列商标及相关技术。也就是说,IBM委派观察员的形式将至少持续到2009年。
流动,上百?上千?
联想集团年30亿美元的营收,加上IBMPC业务在全球100亿美元的营业额,是否就能造就每年130亿美元营收的跨国大企业?显然,这并非加法般简单。
此前,联想还只是在中国本土与全球排名第一的戴尔(市场占有率16.4%)与排名第二的惠普(市场占有率为13.9%)竞争,而今后,“新联想”要在全球市场上与这两个强大的对手竞争。
瑞银分析报告认为,对于新联想集团而言,要与戴尔和惠普在全球竞争,发挥IBM和联想的协同效应,关键在于如何留住IBM的员工和客户。
有分析认为,此轮并购后,IBM全球PC客户可能将部分流失。Sanford C.Bernstein的分析师Toni Sacconaghi预计,在IBM所损失的业务中,戴尔可能获得其中的45%,惠普可能获得30%。
在与IBM签署《资产收购协议》的同时,联想还与IBM就“IGS服务”、“市场支持”、“内部使用购买”、“策略性融资及资产处置服务”、“过渡服务”等内容签署了协议。
联想认为,“这些协议能保留IBM客户享有的最佳质保服务,确保过渡顺畅及减低客户流失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