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峰:永远做助飞的羽毛

   2023-11-15 互联网1790

  “华纳是一个在经营方式上创新性很强的公司,我们比较早地开始尝试把演员经纪和唱片相结合,把自己的艺人、唱片经营和企业品牌三者进行共建。每一首歌,每一张唱片,每一个艺人我们都把它当作一个独立品牌去操作,而这一个个品牌汇聚起来,才成为华纳这样一个大品牌,这个品牌建设的方向顺序是现在唱片业良性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许晓峰说,华纳唱片是国内第一家将音乐品牌依托其他商业品牌进行品牌共建的唱片公司,“我们和搜狐、IBM、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十几个国际品牌进行过合作,通过艺人和这些知名公司的合作让我们艺人的品牌价值得到增值。”

  现在,这已经成为唱片业内公用的模式了。相比这些国际化的大型唱片公司,“混乱的市场秩序使得本土企业只重视短期利益,而忽视品牌概念,本土音像出版单位资产规模最大的不到20亿元人民币,而国际上每一家大公司的资产规模都在几十亿美元之上。”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叶朗教授如是说。

  许晓峰将坐在墙根看华纳

  虽然国内新起的本土唱片公司层出不穷,但在国际五大唱片公司眼里他们还只是一些“游击队”,“目前的冲击暂时对我们不会有影响,这一行的空间还很大。”许晓峰说。

  叶朗分析,目前全球音像市场的消费总量在380亿美元左右,然而在这其中美国占了61%、欧洲占了25.3%、亚洲只有8.6%,中国在其中所占的市场份额更是连1%都不到。除了正常的市场成长空间之外,影响中国音像市场发展的最大问题自然就是版权问题。

  “现在不管民营国有国内国际,整个唱片界面临的问题是我们所有这些公司加起来才占有现在国内音像市场5%的份额,最多也不会超过10%,所以我们最急需解决的是怎么去拿回那90%的问题,而不是我们之间先去互相掐。”许晓峰的话颇有些“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悲壮意味。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