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峰:永远做助飞的羽毛

   2023-11-15 互联网1790

  多年来他似乎特别以此为乐。

  从北大英语系毕业之后,想当华纳总裁的许晓峰被一纸派遣令“发配”到了大亚湾核电站当翻译,这似乎与他当时的人生理想落差过大,本来想顺着父母心意当一个乖孩子的许晓峰终于还是斗不过自己日益上升的心气儿,转过年就辞了这份安安稳稳的工作,跑回了承载着他太多青春梦想的北京。

  这一“漂”,许晓峰就漂向了他的梦。

  他是一个有点执着劲头的人,但决不会直眉瞪眼一头奔南墙而去。回到北京,他组织小型演出、自己排戏、给华纳的中国代理“打下手”、开小娱乐公司做版权代理,过着特别典型的北漂生活,也算是一个幸福的小商人了。

  不过好景不长,1997年,随着五大唱片公司进入中国,许晓峰的生意做不下去了,于是他开了家小酒吧,继续幸福地猫着,混在北京,写作唱歌,不亦乐乎。

  但是像他这么一个人总是不甘寂寞的,猫了两年,他没闲着,做了大量的行业分析,两年之后,他觉得自己差不多猫够了。

  于是许晓峰决定出手了。

  1999年是对他特别重要的一个年份,那年许晓峰重新找回了大学毕业时的那股猛劲儿。他带着自己在这一行摸爬滚打十年的成绩和资历以及厚厚的调查报告,敲开了梦想的大门——他自己跑到华纳(香港)有限公司,跟他们说,我就是你们需要的人。一个有点堂·吉珂德气质的人是很容易把别人“震”住的,于是他成了华纳(香港)有限公司的正式雇员,如鱼得水,一年之后,他说服华纳进军内地,创办华纳中国,实现了他的毕业狂言。

  再后来别说开酒吧,他连泡酒吧的时间都没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