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张果喜:“富得早”还要“永不倒”

   2023-07-11 互联网2950

    从创业之初到现在,张果喜有“常胜将军”的美誉,但其实在二次创业的过程中,张果喜也有过失败。引进发泡材料生产线的初期,张果喜把生产线放在了老家余江县,1995年项目实施的第一年就亏了400多万。第二年他马上调整产业区域,分别放到福建、上海和深圳等工业密集和发达地区。一年后就产生了10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这次经验教训让张果喜意识到生产项目的成败与区域条件有密切关联,有了好的项目,还必须放在好的地区发展。

    张果喜坦言,“我们的企业在中国,就应该了解中国的国情,应该掌握我们国家每阶段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好企业的方向,所以我常讲,企业家可以不从政,但不能不关心政治。还有一个根本因素,作为知名企业老总的一言一行,老百姓都特别关注,所以我一直要求自己要与员工和老百姓保持亲一点再亲一点的融洽关系。此外,我在充分考虑企业发展的同时,还要考虑为地方与百姓做点实实在在的好事。”

    张果喜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打了个比方,钱就像是一池塘的水,满满的不外流会发臭,路人经过这个池塘会绕道走,这就是人的品质问题,有钱人如果太抠了,让人惹不起躲得起。反而,大口进小口出,池塘的水就会保持干净、清澈,这样才有人到水塘边来走走。他说,做人不合格,做生意也不可能成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