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的王天普打破逐级升职传统,成为中石化新任总裁,安全、重组等问题是这位“黑马”少帅面临的考验。
2005年3月25日下午3时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北京总部6层会议室,200余名公司高管就座的会场上出现了一个瞬间的静寂,随即,掌声响起。
在那个为时数秒的瞬间之前,中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陈同海宣布了一项任命:根据中石化董事会决议,中石化高级副总裁王天普接替前任王基铭,就任中石化总裁一职。
“一次正常的组织调整,是正常的新老交替。”陈同海在宣布这项任命后说。
正是这个“正常交替”,为中石化带来了一位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裁。而此时,这家国有能源巨头企业,不仅面临着繁杂的内部重组并购难题,更要为提升业绩而展开一次大规模的裁员风暴。
反传统任命
王天普,1962年生。公开信息显示,1985年毕业于青岛化工学院基本有机化工专业,1996年获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1999年3月至2000年9月,任中石化集团齐鲁石化副经理;2000年9月至2001年8月,升为齐鲁石化经理。2001年8月,王来到北京,任中石化副总裁,并于2003年4月起任中石化高级副总裁。
在此次出任中石化总裁之前,王天普在上市公司原有的4名高级副总裁中排名第四、在集团公司十名党组成员中排名最末。
在王之前,中石化高层一二把手的更替有“水到渠成”的传统。1998年,盛华仁调离中石化,时任集团第一副总经理的李毅中顺势接替集团公司总经理一职;2003年4月,李毅中赴任国资委,继任者同样是集团第一副总经理的陈同海时任;中石化股份公司上市时,总裁则为时任集团公司第三副总的王基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