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珍集团理查德·布兰森:商界顽童

   2024-02-18 互联网1460

  1988年7月,布兰森宣布对维珍集团进行管理层回购,收购价在上市开盘价1.4英镑和发行价0.7英镑之间,保护了当初进行认购的普通投资者。维珍通过一个银行联合体,与每家银行直接联系,获得了3亿英镑的贷款,完成了对外部股权的收购。同时庞大的债务也让维珍不得不放弃百代,他们出售了手中的股份,集中精力解决自己的问题。布兰森以1.5美元的股价出售维珍唱片25%的股份给他的日本合作者。上市的教训让布兰森决定以后采用合资的方式投资维珍的所有子公司,这些措施让维珍在零售业及对日本的扩张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此时他却发现自己失去了继续从事商业的兴趣,他想去学学历史,当当政客,做点完全不同的事情。

  幸好,萨达姆挽救了他

  第一次海湾战争重创了国际航空业,也让布兰森以异乎寻常的方式卷入了战争。当时,萨达姆扣押了一批英国人充当人体盾牌,布兰森利用他与约旦国王侯赛因的私人关系多方斡旋,后终于驾驶着维珍航空的飞机飞往巴格达,成功地带回了人质,成为英国的英雄。可这一勇敢行为是一把双刃剑,由于篡夺了英国航空公司固有的角色和地位,维珍惹怒了英航,一场旨在把维珍航空挤出市场的行动开始了。

  维珍航空虽然被评为英国最佳的商务舱航空公司,但它的活动却一直局限在一个位于郊区的小机场盖特维克机场,乘客和货物的匮乏让维珍航空只能收支相抵。英航开始从维修和航线上打压维珍航空。但经过布兰森与员工的顽强抵抗,他们赢得了新的航线经营资格并且挤进了伦敦最大的国际机场希思罗机场。这让英航管理层开始公开视维珍航空为头号劲敌,并采取了更为激烈的方式来全方位压制维珍——中断维修服务、不提供导航频段、雇用私人侦探调查、制造流言等等,不一而足。布兰森不得已准备起诉英航,但他很快就发现自己正落入英航的圈套——要实现业绩增长就需要大量投资,而你越是大声抗议,就越是没人愿意投资给你这家面临巨额诉讼费的公司。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