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新:方正造钟者

   2023-05-12 互联网3790

    一些迹象表明,魏新需要业绩来取得校方的支持,以及其他创业元老的认同。而IT领域业绩的有限增长无法满足这些需要,再加上方正本身的多元化的必然(国内PC市场的低利润,激光照排的有限市场等因素迫使方正就市场取向配置自己的资源)。于是,方正将触角延伸到医药、钢铁、金融等领域,具体表现为入主西南合成和苏钢公司,并控股武汉正信和收购多层电路板公司,投资建设芯片生产。魏新自有决策者的清醒,他必须为方正营造一个安全的集团生存氛围,正如他对笔者所云,国内金融界对于高科技产业的传统认识无法让这些企业凭借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获得贷款,而涉足传统产业一方面为企业取得利润,另一方面改变企业资产构成,从而在银行界取得更多的信任度。而进入金融领域则考虑在集团自身营造很好的资本支持平台,并通过投资形成集团新的业务与利润增长点。这些规划的成功得力于用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集团专业化与多元化并举。显然,魏新的“动作”除了忠实于企业追求利益的本性之外,还将集团的未来发展和现在对接,将个人的权力稳定同营造团队对接,从而顺利地实现“新政”。 

 

    关于营造团队,魏新的宗旨是先营造自己的生态圈,争取创业元老的支持和李友的加盟,都在充实着这个生态圈。在这个基础上,魏新以铁腕推进他的改革,“不换思想就换人”就是一种表达。当然这需要时间来营造利于自己的空气,于是从1999年到2001年的将近两年时间里,魏新显然是在做“新政”干部上的准备。显然,王选的支持与校方的坚定表明魏新在沟通方面很出色。 

 
    一切表明,魏新在用学者的逻辑严密地推导着“新政”理论,并调整着前进的步伐。所有的一切理性,表明他是方正造钟人的最佳人选,他不是纯粹的实干家,也不是教条的理论家,当他认清各方的利益后便弓身入局,用自己的智慧进行共赢的博弈。不管怎样,魏新代表了方正的一个转折,也是方正内部较为稳定的一个时段。未来会怎样?魏新可能需要更艰苦的说服工作,并在制度的平台上充分地尊重各个资本方的利益,进而在产权的明晰中完成方正的内部建设,然后进行外部的布局与拓展。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