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叶青的推销能力还是有限的。他想到了自己带来的200多亿补充资本金。“如果我把资本金补充好了,利息是少了,但是我煤卖不出去还是问题——市场我控制不了。”叶青从煤代油基金中拿出一部分,“一下子”买了四个电厂,成立了一个电力公司,就是现在的国华电力公司。当时电力公司一年可以烧掉神华800万吨煤,“这个量在那个时候已经很不简单了。”叶青深知这笔钱干系重大,所以规定除了自己谁也不能动。接着,叶青把煤炭液化——“煤变油”列入神华规划。他说,这是基于中国能源战略结构的调整,同时为企业增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叶青把目光又转向了国际市场。但按当时的煤炭出口价格(离岸价23美元),如果加上还本付息,每吨还要亏损。叶青坚持出口的理由是:不把煤卖出去,还债就无从谈起,债务只能是越来越多。“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也仍然坚持出口,而且就是从那个时候起给神华出口的市场打下了基础——人家不愿意出口的时候我出口了,我把客户拢住了。”叶青说,2004年煤炭出口价格涨到每吨45美元,神华赢利很大,“如果没有当初的坚持,去年价格再好,我们也不行。”叶青初到神华,集团每年出口煤二三十万吨,到了2002年,已经达到2000万吨。
高产高效
由于市场萧条,当时国务院对煤矿的产量是严格限制的。叶青到国务院说,要是这么做,神华欠国家的钱就没法儿还了,因为没有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