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级市场营销

   2023-08-21 互联网2560


  ·加强厂家业务人员管理

  除此之外,厂家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工作,很多三四级市场的业务人员在工作中为了实现自己的销售目标而不执行公司销售政策,在进行渠道的选择和调整时,不考虑后果,只要能多销售,怎么都行,没有长远打算,不顾及渠道伤害和长远利益,造成渠道过于不稳定。所以厂家要逐步加强对三四级市场的业务人员的管理和支持,考核指标应该更加科学,多增加过程考核指标。

  5.渠道价格政策和激励政策

  按照销量来说,一个县级市场的销量肯定小于地级市场的销量。如果按照销量大小来制定渠道价格政策和激励政策,县级经销商进货价格肯定要高于地级经销商的进货价格,而激励力度也小于地级经销商。但是在这种条件下,县级经销商可能会直接从地级经销商处进货,而地级经销商为了得到更多的返利,可能会以更低的价格给县级经销商供货。这样一来,厂家既无法有序地开发县级市场,又可能会遭受混乱市场价格的冲击。

  此外,由于县级市场的销量较小,经销商更需要一个较高的毛利,否则经销商也很难成长,更不可能帮助厂家去开发四级市场。

  所以,比较好的做法是给予县级经销商同等的渠道进货价格和更好的激励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在县级建立真正的经销商网络,同时不会使二级市场的货冲击三级市场。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又有可能发生三级市场的货反窜到二级市场。例如,二级城市必须完成200万的销量才能得到奖励,而三四级城市则只需要完成100万就可以得到相同奖励,二级城市的经销商就可能与三四级市场经销商合谋,从后者那里提货;或者,多个三级市场经销商向二级市场经销商竞相低价推销,导致货物以更低价格回流到二级市场。这两种现象就是所谓的“货物回流”。通过“货物回流”,三四级市场经销商的销量上去了,可以得到较多的“返利”,二级城市的经销商也拿到了更低的价格,实现了“双赢”的目的。唯一倒霉的是厂家,该付和不该付的成本都付出了,结果三四级市场并没有真正打开,渠道价格还被搞乱了。所以,当采取这种价格政策和激励政策时,必须同步加强反窜货的管理。一般来说,当一个企业要开发三四级市场时,往往已经在一二级市场积累了很多销售管理经验,对于如何反窜货也应该摸索出了一套办法,所以,货物回流并不会对厂家开发三四级市场造成很大障碍。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