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策略探讨
(1).品牌和产品组合策略[5][6][7][8][下一页]
我国多数企业是单品牌企业,他们要开发三四级市场,在品牌方面肯定要使用原有品牌,所以需要做的策略选择集中在产品方面,即:向三四级市场推出什么样的产品?
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做了相同的选择:向三四级市场推出低价格的低端产品。例如惠普向三四级市场推出低端打印机,联想推出2999元的“圆梦”电脑,这里蕴含着一种必然性,因为三四级市场的明显特点是购买力低于一二级市场。但是推出低端产品决不是价格战,也不一定会损害品牌,这些低端产品是专门为满足三四级市场这个特点细分市场客户需求而设计的产品,有很好的性价比。
多品牌企业则还需要考虑向三四级市场推出哪个品牌?有明显品牌定位的企业,一般拥有定位于不同市场的品牌,低端市场有低端品牌,这些低端品牌就成为企业开发三四级市场的先锋。例如,科龙公司的冰箱产品拥有三个品牌:科龙、容声和康拜恩,分别定位于高端、中高端和低端市场,科龙和容声两个品牌由来已久,康拜恩则是专门为开发三四级市场而诞生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低端、低价格产品销售模糊科龙和容声的品牌定位和品牌美誉度。
(2).一线名牌和二线品牌的三四级市场策略
从购买力角度看,三四级市场是典型的低端市场,而低端市场的特征是:对价格的敏感远远超过对品牌的敏感。这种特点为低价格产品和弱势品牌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
娃哈哈的非常可乐从一开始就是立足农村市场,当非常可乐的市场份额与“两乐”接近的时候,其主要销售来源仍然在三四级市场为重心的农村市场。象可口可乐这样的一线品牌要想进入三四级市场有很多困难,第一个困难,可口可乐是单品牌,没有专门的低端产品,所以没有专门面对三四级市场的产品;惠普打印机的情况就好一些,惠普虽然也是单品牌,但是惠普有低端打印机;第二,可口可乐不可能为了农村市场而改变可口可乐的定价,也不可能同样的可乐,一二级市场一个价格,三四级市场另一个价格。由于这两个缺点,可口可乐没有合适的产品和配套的定价措施来开发三四级市场,所以可口可乐在三四级市场的渠道也就一直没有建立起来,从而给娃哈哈这样的竞争对手留出了一个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