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缺乏沟通。厂家在开发市场时不听取经销商意见,片面决定广告、促销内容,效果不好,资源也浪费了,经销商一方面觉得没有得到尊重,另一方面又确实没有从厂家的市场活动中得到实现销量;厂家这边,经常觉得经销商不能遵守自己的销售政策而对经销商不满。双方没有就如何就当地的特色进行充分沟通,没有达成共识,导致行为上互相脱节,最终破坏了合作关系。
第二,短期利益。无论是厂家还是经销商都可能因为追求短期利益而给对方造成损失,这就对双方进一步发展关系造成障碍。[5][6][7][8][下一页]
第三,实力和期望之间的落差。县级经销商实力较弱,一般不愿意多备库存,而厂家也不愿意频繁送货,双方在这里存在利益分歧。只有当双方建立互信,致力于长期合作,才能把这种分歧转化为机遇。
正如前面所言,厂商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对厂家的意义重大,而厂商之间,厂家实力远远优越于经销商,所以,只有厂家采取正确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建立良好厂商关系。厂家可以采取以下具体做法。
·更多的渠道利益驱动
利润是每个企业最关注的问题,厂家应该给经销商更多的利润空间,才能使经销商有更大的动力,也才能为市场带来更大的冲击。
·更合理的经销商数量
厂家在区域市场都会寻找有潜力的经销商,这些经销商无一例外地都拥有自己的自己客户资源。在渠道政策上,厂家应当寻找有实力、有诚意并且地理位置合理的经销商,不在多而在精,应当采取一定控制手段防止经销商之间发生恶性竞价。
·管理水平的传播
三四级市场的经销商通常要面对这样一个难题:企业经过从两三个人到几十人的迅速扩充,管理方面的漏洞也逐渐产生,希望有经验的厂家能在管理方面多给予帮助和支持。
·传授技术,提高服务能力
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例如PC行业,经销商单纯靠硬件销售很难生存,因此必须早日完成从单一的产品销售到整体方案提供的转变,增加更多的技术含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