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新增考核:广告创收
此次战略变革“伤筋动骨”另一面则是,除开对各个频道要求有收视率指标外,更有收益考核,这同样是前所未有。
执行栏目末位淘汰制度曾经在央视造成很大震动。那主要考核收视率指标。根据栏目警示和末位淘汰的程序,总编室每季度会同相关节目部门,对节目综合评价一次,视评价结果对排名末尾的栏目分别给予警示,根据栏目全年综合评价结果,最终确定本年度淘汰的栏目。
栏目被淘汰出局,就意味着制片人和制作人员的暂时下岗,央视某位制片人将此比喻为“拆庙”。
但是,仅仅考核收视率单一指标就可以了吗?关于电视频道的考评,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套完整统一的考评模式,国外商业电视机构多以频道的投入产出作为考评标准。
今年初,央视给每个频道制定了收视份额和广告创收“两个指标”,每个频道不仅要提高节目的收视率,更要在节目和频道的创收能力和经营效益有所突破。此举被认为,“两个指标”体现了央视对经营主体的考核与评价更加市场化,更加注重对其市场表现和经营效益的考察。
也就是说,此前各个频道只是成本中心,即收支两条线中的支方,即做栏目、做节目,需要从台里拿钱。而至于这个栏目或节目,究竟能够创造多大经济效益,则难以考核。
据本报记者获知,央视今年给各个频道下发的收益指标都过亿,最高则为一套为60亿元。央视的算盘是,逐步推进广告收入和节目经费挂钩,广告收入高的,节目经费就多,节目做得更好看,又产生更多广告,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双指标考核,收益直接与节目经费挂钩,各频道总监都急了。时下很多频道总监频繁造访央视广告部,要求与广告部合作提高栏目收入。
“这在以前,是很少有的”。夏洪波说,更重要的变化是,广告部开始介入很多栏目和版块的前期策划环节,从客户市场的需求角度给节目部门提供参考意见,以充分地整合资源,提高节目的市场化程度。例如,在电视剧的审片、购片和播出编排等环节,广告部都会参与,并从广告经营的角度提出具体的建议。频道改版、特别编排、特别节目、重点栏目的调整等重要环节,广告部也都会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