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跨国公司忙着向中国进行大规模战略转移的同时,中国的本土企业也对海外的巨大市场机会觊觎已久,许多行业内的翘楚已经开始其国际化的旅途,迈出国门,走向世界已不是最终目的,与跨国公司的巨头企业争夺市场分额,确立国际核心竞争力才是其真正野心所在。
华为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其国际化道路的开拓,对那些以国际化为战略的中国通信制造型企业,有着积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华为的国际化之路的发展轨迹
从1996年华为确定全球化战略开始,经过艰苦卓越的努力,目前华为在海外市场连续取得了重大突破,正在世界范围内继续全方位地拓展业务。其2004年的销售额达到55.8亿美元,出口订单达到22.8亿美元,预计2005年销售额将增长达到75亿美元,华为计划今年海外销售增长75%,达到40亿美元。
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进入全球范围内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近年来在海外市场屡屡中标,并且在新兴技术3G、NGN等重要产品领域,也获得了世界电信运营商的青睐。
华为从电信发展较为薄弱的国家入手,逐渐向电信业发达的地域进军。循序渐进,厉兵秣马,卧薪尝胆,投入近十年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终于赢得了厚积勃发的海外市场成功,其国际化之路从俄罗斯,拉美开始,向东南亚、中东和非洲扩张,现在已经打进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华为在国际市场咄咄逼人的气势令海外跨国通信制造商已经不敢轻视这个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通信制造业的排头兵。更有甚者,他们中的一些已将华为视作强劲的竞争对手加以防范。思科、富士通状告华为的事例正从另一层面证明了这个说法。
华为带给国内通信制造型企业国际化的思考
华为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中国企业实力的彰显,更多的是对于中国通信制造型企业走向国际的启示。
任正非的一段话注释了华为成功的精神指引和企业文化:“发展中的企业犹如一只狼,企业要扩张,必须要具备狼的3大特性:敏锐的嗅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群体奋斗的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