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直销模式危机四伏 本土化遇不信任问题

   2023-08-21 互联网2460

  在4月7日召开的年度分析师大会上,戴尔重申第一财季赢利将达到每股0.37美元,同比增长16%。CEO凯文.罗林斯宣称,在未来3~4年内戴尔的总收入将突破800亿美元的大关。

  但TechnologyBusinessResearch研究机构的分析师布鲁克.格雷(BrooksGray)却并不乐观,“在可预见的未来,PC仍将是戴尔业务的主要驱动力,2009财年800亿美元的目标中,约有59%的收入源自PC业务。但这个目标的实现,可能需要戴尔改变目前的运营模式。否则,这个目标的实现可能需要花更长的时间。”

  模式限制了市场开发

  全球市场中,戴尔PC老大的地位尚无人撼动。但在某些地区市场,戴尔的表现就有些差强人意,和老大的身份并不相符。

  IDC的分析师罗格.凯就曾指出,“在许多国家,如果没有零售店,PC很难送到消费者手中。”由此可见,直销模式不进行调整,戴尔在某些地区,将无法开发市场,更不可能进而占有,市场份额难免会面临持续下滑的危险。

  举例来说,北美市场是戴尔的传统领土,多年来戴尔屡战屡捷,无人能敌。但是,随着市场饱和度上升,以及相关配套环节的限制,很多地域几乎到了无法推进的地步,戴尔的增长比率越来越低。

  如今,新联想作为新鲜力量在北美开始扩张,戴尔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如果新联想把握好时机,借助IBM的传统销售渠道,北美市场必会上演“虎口拔牙”的精彩一幕。

  在亚洲市场,新联想更是以10.9%的占有率位居市场第一。戴尔仅名列第三,并且面临东芝、索尼、明基等品牌的挤压,形势十分微妙。戴尔想以“后院起火”的招数来抵抗,显然有些吃力。

  在欧洲市场,戴尔的前景也不容乐观。据市场研究机构IDC统计,2004年,戴尔在欧洲PC市场的份额出现下滑。由于笔记本电脑市场的欠佳表现,戴尔去年在欧洲PC市场的份额从2003年第4季度的8.4%降至8.3%。而流失的市场份额,被传统销售模式的竞争对手——台湾宏电脑夺去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