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财经观察》:对于中国企业,假如他们想开始并购,您有什么建议?
若维特:给中国企业的一个建议是,中国企业要有清晰的计划和战略目标,首先要集中经营,业务能力要不断地练习才能得到显著的增长。为什么有些收购会破坏公司的价值?为此我们对很多大规模的并购案例做过大规模的调查,并购额在2.5亿美元额度的企业,28%的企业能够相对同业竞争者获得10%的溢价。在被问及对于自己进行的并购是否具有明确的投资主题(investmentthesis)时,45%的企业的答案是“没有”,50%的被访问者说“有”,但是主题大都没有实现。当那些最成功的收购者被问及在实施收购时是不是集中精力制定了很好的交易原则和清晰的投资主题时,他们的回答是“不,只是因为我们没有做那么多糟糕的交易而已。”
经验与策略
《全球财经观察》:中国企业可以从日本企业身上学到什么经验?
若维特:日韩的企业相比欧美企业来讲收购不是那么活跃。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能够学到的一点是日韩的企业在实施收购时会成立一个专门的团队,由这个团队专门处理收购的有关事宜。我没有在中国的企业中看到有这样的团队。
唐麦:中国的企业对于新的管理方式以及舶来的一些新的概念是比较开放的,这点比日韩的企业做得要好。比如日本的企业,他们的管理方式是非常日本化的,这虽然也是一种成功的方式,但相对来说中国企业能够从好奇心以及学习的意愿当中获益匪浅,去吸收很多不同的东西,这对以后收购当中的文化整合打下了好的基础。
《全球财经观察》:在成长为世界性企业的问题上,是不是中国企业能够走出与日韩企业不同的道路来?
若维特:确实有着不同的道路。中国有着庞大的市场,每个省都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中国的经济在快速增长,中国的企业也能够保持多年的增长的趋势。但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情况。比如汇丰,它的客户是国际性的,决定了它必须要采取国际性的并购方式。从这一点上来讲,中国跟美国是比较相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