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麦:这本书的主题在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中国本土企业,他们都在寻求一个增长点,并购对他们来讲是非常有益的工具。
《全球财经观察》:这是从跨国公司的角度来讲的。那么对中国企业来讲,他们如何选择并购的途径,并且如何实现这些战略?
唐麦:并购只是一个重要的工具而非战略。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企业要制定一个清晰的投资分析,作为对公司战略的研究和扩展。对多数企业来讲,寻求自身的有机(organic)增长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并购会使一个企业相对于同类型企业具有比较优势。
加入WTO给中国带来的很重要的一个趋势就是日益增长的全球性的竞争。这种情况下并购是一个尤其重要的工具,这一工具可以使企业增强特别是在国内的竞争力。在迈出国门走向世界市场之前,中国企业还是要先增强自己在国内的竞争力,在自己的市场范围内增强竞争力,或者是通过企业自身的有机增长,或者是通过并购。如果采取并购的方式,就涉及到一些具体的办法,这就是这本书要讲的内容。
若维特:中国企业首先要有一个清晰的愿望,即是希望在全国范围内拥有一个市场份额,还是在地区范围内拥有这一市场份额。并且还要区分不同的行业,比如说零售业这样的主要以人为驱动力的行业和以资本与资源为主要驱动力的企业可能是不一样的。这就像记者要通过一篇一篇的报道走向成熟,并购也要先从小的并购开始,然后一步一步增强自己的力量。如果一旦出了问题,比较小的并购对自身的损害不会那么的严重,企业也就可以在这种过程中不断地成长,边做边学。
明智的并购
《全球财经观察》:那么企业如何、何时来决定自己需要采取并购?
若维特:哈尔滨啤酒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案例。跨地域的并购即使是同样的行业也会有比较大的风险。当然,就像刚才强调的那样,在走出国门之前,企业在本土的力量要足够强大;有时候也要分不同的行业,比如说汇丰银行,他们的业务性质决定了他们必须要走出去。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最明智的选择仍然是增强自己在本土市场的竞争力。




